第九十四章:建奴奸细?-《明末重生之门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要知道,鲍承先之前口口声声说,自己和晋商人不熟。
    前后差距太大,让孙初文心生疑虑。
    要是就此打住,孙初文还不会多想。
    可鲍承先毕竟任务在身,哪里会放弃?
    隔三差五,就找各种理由上门。
    这种出乎寻常的频率,很难不让人怀疑了。
    于是,孙初文就生了试探的心,拐弯抹角的打听他和晋商之间的关系。
    鲍承先嘴很严实,不管孙初文怎么说,都没有承认。
    可百密一疏,在一次宴席上,还是露出了马脚。
    鲍承先在秦香楼邀请孙初文,说为了以后的合作。
    孙初文没有拒绝,便带着人去了。
    三言两句,话说开了。
    不知不觉间,酒喝多了。
    喝多了酒,就要出汗。
    如今又是大夏天,更是闷热。
    鲍承先头上戴的毕竟是假发,为了防止露馅,还用浆糊粘的。
    出汗加上闷热,头皮慎痒。
    伸手去挠,可有外面的假发阻挡,无异于隔靴搔痒。
    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,甚至还越来越难受。
    不由的加大了力气,假发有些变形。
    额间的发际线有些开裂,发青的头皮,尽入孙初文眼底。
    发青的头顶,必是没有头发。
    鲍承先不是和尚,头上没有头发,又带着假发,欲盖弥彰……
    稍微一想,便觉得鲍承先来历蹊跷。
    祖上毕竟是朝堂大官,好歹也有些见识。
    很快就想到了辽东那边的建奴。
    其实也不难猜,晋商和建奴有勾结,这是人尽皆知的事。
    这个鲍承先和晋商会馆管事认识,自然而然能想到这些。
    听说那边的人,尽是金钱鼠尾辫,剃个大光头,就一根老鼠尾巴一般的辫子。
    但不敢万分肯定,于是出言试探。
    不停的咒骂着建奴,不停的说着建奴坏话。
    甚至还当着鲍承先随从的面,逼鲍承先表态,逼着他一起骂。
    鲍承先虽然也骂了,可那不自然的表情,以及明显变化的语气,让孙初文心中的疑虑更深了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草草的吃完饭,孙初文便告退了。
    回家之后,急匆匆写了一封信,急忙让人送来。
    坐在书房中的孙杰,看着手中的书信,皱起了眉头。
    “建奴的手伸的这么长了?不应该集中在京畿之地吗?怎么跑到我陕西来了?”
    有些想不明白,和历史上的出入太大了。
    其实,打孙杰来到明末,历史就已经出了偏向。
    原来的历史,只能仅供参考了。
    又看了一遍书信,还是想不通建奴此举何意。
    把书信交给了陈虎,道:“你看看这上面的内容,说说你的看法!”
    陈虎接过书信,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    他本来不识字,可孙杰很早之前就有规划,几乎一有时间,就会亲自给陈虎他们三人教授。
    后来王笔来了,就把这事交给王笔了。
    陈虎他们学习也很刻苦,如今掌握了不少字,看懂书信,倒是寻常事。
    良久,陈虎放下书信,一脸茫然,“大人,末将也不知道建奴的目的。
    咱们这里又不是京畿之地,建奴实力再大,也插手不过来。
    这里也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,没有道理啊!”
    “是啊,此事实在蹊跷!”
    孙杰站了起来,一脸忧虑。
    不知道敌人的目的,最搞人心态。
    “此人或许不是建奴?只是,还俗的和尚,或者疤瘌头?”
    陈虎沉思道。
    “不可能,还俗的和尚不会欲盖弥彰。疤瘌头是病,头上会有癣屑,光着脑袋都瘙痒难耐,更别说带着假发了。再说了,如今是夏天。除非这个叫张从隆的人脑子有问题,不然不会如此!”
    孙杰的目光,再次放在了桌子上的书信上。
    张从隆,便是鲍承先的化名。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何不亲自过去一趟?”孙杰看向西安府,下定了决心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