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烟-《大叛贼》
第(2/3)页
由于那时候朱怡成孤身一人,周忠良也是被迫从贼,所以当时朱怡成开始很依靠周忠良,甚至希望周忠良能够为他出谋划策,想办法逃脱险境。可惜的是周忠良一开始想两头讨好,后来又觉得朱怡成只不过是个傀儡,与其靠向朱怡成倒不如投向袁奇,所以自誉为聪明的周忠良就做出了第一次错误的选择。
这个选择就是周忠良出卖了朱怡成,从而投靠袁奇的一步,也正是因为周忠良的这个举动使得袁奇牢牢控制住了朱怡成,并且借用朱怡成的身份正式起事。
在起事后,袁奇并没亏待周忠良,不仅封他为大学士,更给了他极厚的封赏。可以说那时候的周忠良是春风得意,在义军中地位极高,甚至被人直接称为“周阁老”,从而成了袁奇手下最有权势的文官。
换句话来讲,周忠良的地位和后来朱怡成那边的廖焕之不相上下,这和当初做师爷的周忠良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。权利有了,地位也有了,一个仅仅只有秀才功名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了义军中的权臣,其造化不能不说浅。
而之后,随着袁奇的几次起落,周忠良都跟随在身边,也正是这样袁奇也越来越重用于他。可谁想到在江西的时候,周忠良突然就背叛了袁奇,要说到这件事却同他彭荣是脱不了关系的。
因为当时为清廷当说客的人就是彭荣,也是彭荣费了三寸不烂之舌才说服的周忠良“弃暗投清”。
说句实话,那时候的彭荣去江西的时候,一来是为了自己的幕主办事,二来也没有什么恶意,毕竟那时候大清还是天下之主,就算是朱怡成那时候也未真正成气候,这天下十之八九依旧是大清的地盘,作为朋友劝说周忠良投靠朝廷是很正常的事,何况周忠良投靠朝廷无论对他自己或者对周忠良而言都是一件好事。
之后这事字彭荣的精心策划下终于成功了,周忠良趁着袁奇在外征战的机会突然发难,在背后狠狠捅了袁奇一刀,导致袁奇部瞬间土崩瓦解,而袁奇本人也因为兵败受伤最终含恨而逝。
就此,立下大功的周忠良又一次摇身一变,从而由一个反贼成了清廷的地方大员。江西布政使,这个职位落到了周忠良的头上,从而让他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变化。
可谁想到,周忠良这人志大才疏,当了布政使后非但无法控制部属,反而内部闹起了矛盾。再之后,明军节节胜利,开始进攻江西,周忠良那时候如果有点勇气,或有那么一些能力的话,以当时清军在江西的兵力包括中原的清军布置完全可以死守城池,好好地和明军较量一番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