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30节 广开言路-《极限警戒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蔡鞗脸色又变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,要回答,却和媳妇、娘亲落水去医院保大保小一样的让人为难。

    “沈公子……”蔡鞗又要抗议。

    沈约截断道,“这个问题不会出现吗?”

    蔡鞗无语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当然会出现,但在宋朝强调的风俗下,这却是极为矛盾的问题。

    从汉朝就强调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,到了宋朝,父亲不会错,几乎是教科书般的答案。

    教科书也会错。

    但当时世人能对此质疑的没有几个。

    沈约问的是娘亲有错的问题,看起来没那么尖锐,本质却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
    蔡鞗沉默,一旁有人道,“沈公子,想孔子有云——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”

    沈约向说话那人望去,见那人衣冠楚楚,仪表和手表刻度般让人无可挑剔,问了句,“这位先生是何来历?”
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暗想你得天子信任,倒是谁都不放在眼中,因此对朝臣一个都不认识了?

    赵佶一旁道,“此为耿南仲,太子詹事……徽猷阁直学士。”

    群臣又怔。

    他们没想到赵佶会充当介绍人的身份,对赵佶采用的称呼也是惴惴不安。

    赵佶虽是皇帝,可皇帝为表对臣子的亲近,也会用官职、或者爱卿之类的称呼来拉近彼此的关系。

    以往赵佶对朝中群臣多是说声爱卿,可对蔡京就直呼其名、对耿南仲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越是这般,越让群臣心中难安,搞不懂究竟。

    耿南仲也意识到称呼问题,施礼道,“圣上,微臣一时见猎心喜,忍不住多嘴,还请圣上恕罪。”

    赵佶淡然道,“但说无妨。”看向群臣,赵佶缓缓道,“今日朕广开言路,让沈先生主持大局,和诸卿讨论对金之策,诸卿但说无妨,绝不会以言论罪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